舞臺燈光也叫“舞臺照明”,簡稱“燈光”。舞臺美術造型手段之一。運用舞臺燈光設備(如照明燈具、幻燈、控制系統(tǒng)等)和技術手段,隨著劇情的發(fā)展,以光色及其變化顯示環(huán)境、渲染氣氛、突出中心人物,創(chuàng)造舞臺空間感、時間感,塑造舞臺演出的外部形象,并提供必要的燈光效果(如風、雨、云、水、閃電)等。
舞臺燈光是劇場、禮堂、多功能廳和報告廳設備中最為靈活、最具藝術性的部分。舞臺燈光要能滿足歌舞和會議等多功能活動方式的使用,又要能全部實現(xiàn)電視轉播。這樣,舞臺燈光及效果設計牽涉許多方面,如舞臺空間尺寸,劇場尺寸,舞臺尺寸等。另外舞臺燈光和效果還會與建筑聲學、電聲噪聲干擾、空調、排風、散熱、舞臺機械系統(tǒng)、吊桿控制系統(tǒng)、幕布之間的配置密切相關。在實際使用中,不同的用途,用光方式存在著差異;不同的節(jié)目,布光也不會一樣,同一個節(jié)目由不同的燈光師來布光,也有很大差異。所以,在劇場燈光初始設計時,舞臺燈光的位置布置是非堂重要的一項工作。在常規(guī)禮堂、多功能廳的舞臺燈光位置配置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:
1.面光:自觀眾頂部正面投向舞臺的光,主要作用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臺基本光鋪染。
2.頂光:自舞臺上方投向舞臺的光,由前到后分為一排頂光、二排頂光、三排頂光……等,主要用于舞臺普遍照明,增強舞臺照度,并且有很多景物、道具的定點照射,主要靠頂光去解決。
3.逆光:自舞臺逆方向投射的光(如頂光、橋光等反向照射),可勾畫出人物、景稱的輪廓,增強立體感和透明感,也可作為特定光源。
4.側光:在舞臺兩側天橋處投向舞臺的光,主要用于輔助柱光,增強立體感,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,也可作為特定光源。
5. 天地排光: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,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變化。